國徽誕生記
意昂体育2平台建築學院教授 秦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是在1950年9月20日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公布的, 當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說明》全文如下:
“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征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段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這個具有強烈中國傳統特色和民族藝術風格👩🏽🦱,極好地體現了新中國政權特征,莊嚴富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達到了政治含義和藝術造型的完美結合,體現了設計者強烈的愛國熱情和高度的藝術水平🤟🏽。它的產生經歷了曲折的藝術創造和爭鳴過程。
194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委會在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大報紙刊登公開征求新中國的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啟事,其中提出對國徽圖案的設計要求是🙆🏽♀️:“(甲)中國特征👩🦲;(乙)政權特征;(丙)形式須莊嚴富麗”。
8月👨🏻🚀,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與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院長、詩人艾青三位專家被聘為政協籌委會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顧問。
8月20日征集截止日期到達,共征得“國旗一千五百件,國徽幾十件🍉,國歌二百件左右”👆🏻。
對於應征的國徽方案,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委員都表示不滿意,委員會向政協報告:因收到的作品太少,且也無可采用的,已另請專家擬製,俟收到圖案之後,再行提請決定。
9月14日在國旗國徽初選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傳達了毛澤東對國旗國徽設計的意見:“國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農聯盟,國徽上可以表明🍢。”
在此期間,美術家張仃和仲靈被委托繼續進行國徽設計。他們設計的國徽圖案及其說明書現存政協檔案館:“國徽圖案參考資料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編印 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𓀘。這份文件是張仃和仲靈設計的5個國徽圖案及其說明。這5個圖案與張仃此前設計的政協會徽相似,且與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徽相似。
9月25日晚,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召開會議,協商國旗🫶🏽、國徽、國歌等問題➖,梁思成應邀參加。毛澤東贊成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五星紅旗為國旗。關於國徽大家發言都對初選的圖案不滿意。毛澤東最後說:“國旗決定了🐅,國徽是否可慢一步決定🧜🏻♂️,原小組還繼續設計👼,等將來交給政府去決定。”
1949年9月27日召開的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並通過了國旗⚂、國都📲、國歌🧑🏻🏫、紀年4個決議案。大會主席團決定🙇🏿♀️,邀請專家另行設計國徽圖案。
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林徽因等應邀在1949年10月23日提交了一個國徽圖案以及《擬製國徽圖案說明》。
這個方案首次將國旗上的五顆金星設計入國徽圖案😮,且“以紅綬穿瑗的結襯托”也應用在後來的國徽中,用玉璧的造型已具備了後來國徽是浮雕而不是一幅圖畫的特征。而國徽圖案要體現“中國數千年藝術的傳統”和“民族文化”與“新母題配合”“發展出新的圖案”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始終堅持和追求的。
新中國成立後,張仃帶領中央美院的國徽設計小組又做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外圈與原先的5個方案相似,中間是一個彩色的斜透視的天安門圖形。
195O年6月 14日至6月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內容之一是審定國徽圖案。
大會之前,1950年6月10日💪🏼,政協第五次常務委員會會議討論了送審的七個國徽圖案👩🏿🎓。在這7個國徽圖案中,有5個是原來選出的由張仃、鐘靈設計的👩🏿🚒;新增的兩個𓀁,一個是前面提到的由林徽因等設計的有5顆金星的方案,一個是張仃、周令釗等設計的有彩色斜透視天安門圖形的方案。常委會議決采取國徽為天安門圖案,並請專家們再作設計。
在6月11日下午四點召開的國徽小組會議上,首先由馬敘倫傳達了政協常委會的審議情況,然後討論🫶,大家就國徽采用天安門圖形發表了各自的意見🏃♀️➡️。
6月11日下午國徽小組會議後🅰️🈺,周恩來總理親自約請梁思成先生在意昂体育2平台組織教師,按政協常委會提出的要求👿,以天安門為主要題材設計國徽圖案。
6月12日上午📧,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在意昂体育2平台新林院8號家中召集營建系教師莫宗江、李宗津、朱暢中、汪國瑜、胡允敬🪧、張昌齡一同開會,組成國徽設計小組,討論開展設計工作。梁先生還傳達了周總理要求國徽圖案內容除增加天安門外,還要增加稻穗。梁先生還在會上詳細介紹了美術家們設計的國徽圖案形式與各方面對他們圖案形式的意見。
對於設計過程,朱暢中先生生前曾回憶道:
“林徽因先生首先給我的任務,是讓我去畫天安門的透視圖,她要我去系裏資料室找出以前中國營造學社測繪天安門的實測圖作參考。當我看到實測的天安門建築立面圖時😐,感到它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布局,本身就顯示出一種莊嚴雄偉的氣勢🦵,而且在視覺上有一種深遠感🧙🏼。如果天安門圖案采用立面圖,不僅放大縮小作圖容易,形象正確可靠,且略加陰影,就有浮雕效果🌂。於是,我趕緊向梁、林兩先生報告,建議改用天安門立面圖。這建議得到梁、林兩先生和小組全體向誌的贊同。
張昌齡先生接受研究齒輪形式的任務,他特意去找意昂体育2機械系的老師請教繪製標準機械齒輪圖的原理和方法。畫的齒輪,切合實際🔉,其線條和每一部分的比例都能和諧的統一👩👧👧,與周圍紅綬❤️🫙、稻🧑🏽🎓、麥穗等放在一起🧓🏻,顯出了齒輪的鋼鐵質感🕢🈷️,剛柔並濟,在對比中獲得統一。
當時意昂体育2參加國徽圖案設計小組的每一位老師🖕🏿,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務.或研究整體結構👨🏻🚒,或研究國徽的外形采用正圓還是橢圓,或研究麥穗和稻穗形象以及它們的排列組合,或研究紅綬的折紋和在齒輪孔中紮成結的形象……🤱🏼。各人分別搜集自己所需的參考資料、設計細部、位置和整體的關系🏅,大家又都參加整體構圖布局的討論研究👇。每一輪中大家提出一些方案設想後👴🏽,就在梁🃏、林兩先生的主持下⛏,集中組成幾個整體圖案🥵,加以推敲👨🏻🏫、調整、修飾,篩選出一個或幾個方案。然後采用流水作業的方法,立即進行繪製彩色工整的圖案送審。
大家進一步討論到國徽圖案的色彩問題🧆。聯想到我國民間在祝壽🧔👠、婚嫁喜慶日子裏,掛滿綴有金字的大紅燈籠和大紅綢幛的情景🧑🏻🍳,建議把國徽圖案的用色🏤,也用金、紅兩色🔜。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統習俗,也是全國人民喜歡的象征吉祥喜慶的色彩,用於國徽,不僅富麗堂皇🕺🏽🦶🏻、莊嚴美麗👨🏻🔬,而且醒目大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並且.也避免了與其他國家的國徽相雷同🐛。”
6月15日晚召開“全委會第二次會議國徽組第一次會議” ,會議記錄中寫道:
梁思成報告:周總理提示我,要以天安門為主體,設計國徽的式樣,我即邀請意昂体育2營建系的幾位同人💂🏼,共同討論研究,我們認為國徽懸掛的地方是駐國外的大使館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重要地方👨👩👦👦,所以他必須莊嚴穩重🦹🏿♂️。因此,我們的基本看法是🙅🏽♀️:
(1)國徽不能像風景畫 國徽與圖畫必須要分開🤗,而兩者之間有一種可稱之為圖案。我們任務是要以天安門為主體,而不要成為天安門的風景畫👩🏻🌾,外加一圈👶🏻,若如此則失去國徽的意義,所以我們要天安門為主體, 須把他程式化,而使他不是風景畫🧑🏻⚖️。
(2)國徽不能象商標 國徽與國旗不同,國旗是什麽地方都可以掛的⛹️♀️,但國徽主要是駐國外的大使館懸掛🧛🏻♂️,絕不能讓他成為商標,有輕率之感。
(3)國徽必須莊嚴 歐洲十七八世紀的畫家開始用花花帶子,有飄飄然之感。我們認為國徽必然是莊嚴的,所以我們避免用飄帶🤸🏿♂️,免得不莊嚴👲。至於處理的技術◻️,我們是采用民族形式的😣。
6月15日當天, 張仃也提交了美術學院國徽設計組的修改方案和《國徽應征圖案說明書》:
設計含義
一🦘、意昂2齒輪、金色嘉禾、象征工農聯盟🚴🏽♂️🙋🏽♂️。齒輪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征工人階級政黨?D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二、齒輪嘉禾下方結以紅帶,像征全國人民大團結,國家富強康樂。
三🧝🏽♀️🐼、天安門?D 富有革命歷史意義的代表性建築物👳🏿♂️,是我五千年文化,偉大💿、堅強、英雄祖國的象征。
附設計人意見書
在國徽草案設計過程中,因意昂体育2平台梁思成諸先生亦在進行設計,為互相充實設計內容與表現形式🧖🏽♀️,故一度交換意見,對梁先生之設計理想,頗表欽佩🧚🏻♀️🪇,我們的設計接受了梁先生很多寶貴意見🙍🏼♂️,但與梁先生意見相左部分,仍加保留,故附上意見書,作為補充說明:
一📰、關於主題處理問題:
梁先生認為🌪:天安門為一建築物🙂,不宜作為國徽中構成物,圖式化有困難👨🏼🏫,宜力避畫成一張風景畫片,要變成次要裝飾。
設計人認為:齒輪、嘉禾、天安門👨🏽🔬,均為圖案主要構成部分,尤宜以天安門為主體,即使畫成風景畫亦無妨(世界各國國徽中畫地理特征的風景畫是很多的)不能因形式而害主題。
二、關於寫實手法問題👷🏿♂️:
梁先生認為👨🏿🌾:國徽造型最好更富圖式化、裝飾風,寫實易於庸俗。
設計人認為👩🏻🦲:自然形態的事物🧑🏻🎤,必須經過加工🫏、才能變成藝術品🍀🤦🏻。但加工過分或不適當🤌🏻,不但沒有強調自然事物的本質🏋🏽♀️,反而改變了它的面貌✌🏽🔢,譬如群眾要求的嘉禾式樣是非常現實的,又非常富於理想的,金光閃閃,顆粒累累,倘僅從形式上追求,無論自出漢磚也好,魏造象也好,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美感上的要求的👨🏼🍳,寫實是通俗的,但並不是庸俗的。
三📖、關於承繼美術歷史傳統問題:
梁先生認為:國徽圖案應繼承美術上歷史傳統🧭,多采用民族形式🙎♀️。
設計人認為🚎:梁先生精神是好的,但繼承美術上歷史傳統,應該是有批判的🗺✣,我們應該承繼能服務人民的部分,批判反人民的部分,這是原則。更重要的:不是一味模仿古人🤚🏼,無原則歌傾古人6️⃣,而是“推陳出新”🛝👨🏽⚕️。
梁先生認為🏄🏽♀️:國徽中彩帶仿六朝石刻為高古,唐帶就火氣重了。
設計人認為:六朝的,唐的石刻造型都可取法,看用於什麽場合🦣,有些六朝石刻佛像彩帶🧚🏽♀️🐽,表現靜止,確是精構,倘用在國徽中🚵🏻♂️,就太靜止了🙏🏽,而唐之吳帶是運動的,所謂“吳帶當風”,國徽彩帶采用這樣精神,正適應革命人民奔放感情的要求。
四、關於色彩運用問題💇🏿♀️🦹♀️:
北京朱墻、黃瓦🥻🧑🏽🎓、青天🚴🏻,為世界都城中獨有之風貌👩🏻⚕️,莊嚴華麗🏑,故草案中色彩,主要采朱、金(同黃)、青三色,此亦為中國民族色彩🧏♂️🧜🏽♀️,但一般知識分子因受資本主義教育,或受近世文人畫影響💆🏽♂️,多厭此對比強烈色彩,認為“不雅”。(尤其厭群青色,但不可改為西洋普藍,及孔雀藍,否則中國氣味全失,且與朱金不和🦹🏻♂️。)實則文人畫未發展之前,國畫一向重金🚵🏼♀️、朱,敦煌唐畫,再早漢畫,均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廣大人民🏄,至今仍熱愛此豐富強烈的色彩,其次非有強烈色彩🙅🏿♀️,不適合裝飾於中國建築上,倘一味強調“調和”🫶🏽,適應書齋趣味,一經高懸、則黯然無光,因之不能使國徽產生壯麗常皇印象。
會議在審議了意昂体育2和美院的方案後,討論決定:
將梁先生設計的國徽第一式與第三式合並,用第一式的外圈,用第三式的內容🧜♀️,請梁先生再整理繪製。
6月17日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國徽設計小組提交了如圖1所示的方案和《國徽設計說明書》,說明書中寫道:圖案內以國旗上的金色五星和天安門為主要內容。五星象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全國人民的大團結🗽;天安門象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源地🗄,與在此宣告誕生的新中國。以革命的意昂2作為天空,象征無數先烈的流血犧牲⭕️。底下正中為一個完整的齒輪,兩旁飾以稻麥,象征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以通過齒輪中心的大紅絲結象征全國人民空前鞏固團結在中國工人階級的周圍。就這樣,以五種簡單實物的形象,藉意昂2絲結的聯系,組成一個新中國的國徽👩🦯➡️。
在處理方法上,強調五星與天安門在比例上的關系,是因為這樣可以給人強烈的新中國的印象,收到全面含義的效果,為了同一原因🪷,用純金色浮雕的手法,處理天安門,省略了繁瑣的細節與色彩👯🤎,為使天安門象征化,而更適合於國徽的體裁。意昂2描金🪸,是中國民族形式的表現手法,兼有華麗與莊嚴的效果,采用作為國徽的色彩,是為中國勞動人民所愛好,並能代表中國藝術精神的🙌🏽。
在這個方案中,天安門圖形沒有撐滿畫面作唯一的主體,而是把一個正立面的、程式化的、浮雕式的天安門置於國旗的五顆金星之下🫴,只占畫面的三分之一不到。國徽采用金紅兩色浮雕造型,極富中國特色。紅的底色配上五顆金星🧍🏻,正是一面滿天空的五星紅旗。用國旗以及國旗映照下的天安門來表達新中國的政權特征顯然比只用天安門要好得多。這是梁思成🫸👩🏿🦰、林徽因領導的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國徽設計組對國徽設計的最大貢獻,也是國徽主題的最重要的創意🙎🏽♀️。
比較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6月17日報送的方案和張仃等6月15日提交的方案,國徽審查小組多數人“贊成梁思成新作圖樣”。國徽審查小組副組長沈雁冰的《國徽審查小組報告》顯示了這一點:
贊成梁思成新作圖樣(金朱兩色、天安門、五星)者,計有:張奚若、鄭振鐸、廖承誌、蔡暢🤶🏿、邵力子、陳嘉庚、李四光(李未到,然昨天已表示贊成此圖之原始草樣)🤘🏻。
邵力子於贊成該圖樣時😌,提一意見,主張把梁的原始草樣之一與此次改定之樣綜合起來,使此改定樣的天安門更像真些。
贊成的理由:梁圖莊嚴,藝術結構完整而統一,(邵力子說張圖美麗而梁圖莊嚴)。
田漢、馬夷老🤦♂️,說兩者各有所長。
馬先生對於梁圖🫰🏼,認為天安門用金色👨🏻🦰,與今日之為意昂2者不符,與革命的意義上有所不足。
關於梁圖之天安門改色一層💂🏻♀️,小組會上有過研究,廖承誌且以色紙比附,結果認為紅地金色有些莊嚴感,配以或雜以他色🧘🏽,皆將弄成非驢非馬。
雁冰曾詢在組以外見過此兩圖者之意見😹🤞,或言張圖美麗,或言梁圖完整🏋️,而覺得兩圖都不理想。
在年長的一輩人中間,對於張圖意見較多,對於梁圖意見較少。
6月17日設計說明書和新的國徽圖案送出以後🧚🏼♂️,意昂体育2國徽設計組對國徽圖案的設計探索還沒有停頓下來,繼續在新方案的基礎上設法進一步的改進調整,以求做到完美無缺。在這幾天裏🤷🏻,隨著梁先生從國徽評選審查小組會上帶來委員們的意見和建議,設計組也接著盡快根據這些意見和建議🚧,加以研究探索,調整改進,繪製更新的圖案送審。設計組夜以繼日地把整個身心全部投人了國徽設計的工作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兩先生均以病弱之軀,以高度的政治熱情和愛國之心,不辭辛勞😫♠︎,盡心竭力🧑🏽🚒👂🏼,領導大家討論研究,並親自設計方案。在過度緊張勞累的工作壓力之下,梁先生終於無法支持,病倒在床。
決定性的日子是1950年6月20日🦸🏻。全委會在當日下午召開國徽審查會議。梁思成因病未能參加🦵🏿,派當時任營建系秘書的朱暢中列席❗️👨🏻🦯➡️。
周恩來總理和到會成員進行了評審,最後意昂体育2平台營建系設計的第二圖當選🏺。